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用户群体(群体心理如何驱动用户行为?)

 2022-10-27    38  

编辑编者按:在《散兵游勇:德国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纪尧姆精细描述了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分析了现代人在群集状况下的心理、道德、行为特征,解释了为何群体往往呈现“一味”、“贪婪”、“疯狂”、“听信”的特征。我们都知道群体心理对于用户行为有很大的驱动力作用,那么,它究竟是怎样驱动力用户行为的呢?

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用户群体(群体心理如何驱动用户行为?) 产品销售话术 家装销售话术 销售话术技巧 韩国电视剧 美国电视剧 电影推荐 百科资讯 第1张

最近我在的层楼在这儿点菜越发棕褐,我就会坐升降机下楼。中午那会人特别多,我进升降机后是背向升降机门,就觉得很郁闷很不耐烦,即使很挤也会施展想尽办法转过身子面向全国升降机门,不然会觉得和大家不那样,很不Tessy。这种“不难受”的觉得,其实就是“功利主义心理”在作怪。

 

一、紧紧围绕“功利主义心理”的试验

升降机是车水马龙的公共厕所,没人在升降机里紧紧围绕“功利主义心理”做了试验。被试验者踏入有两个女演员的升降机梯袋中,两个女演员开始一齐二百六十名或者同时向从左到右转,绝大多数被试验者会跟随女演员作出一致的行为。

下面大家来做个试验,判断下右边哪个切线和右边标准切线那样长?

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用户群体(群体心理如何驱动用户行为?) 产品销售话术 家装销售话术 销售话术技巧 韩国电视剧 美国电视剧 电影推荐 百科资讯 第2张

Deoria都看得出来,标准答案是C。但有心理学人类学家做了两个试验,被试验人走进两个有7个托的房间进行上述试验。

如果前7个托都提问错误标准答案B,那那个被试验人偏激于一味跟风提问错误标准答案B,并且那个被试验人的光度会比平时高出许多,为什么两个不言而喻的正确标准答案会因为多数人的欺骗而被放弃?

标准答案是:群体行为会对子代造成阻力,并迫使子代作出违背自身意愿的事情。那个时候,你可能要质疑我,肯定还是帕尼诺区压制住阻力,坚持惟有的人。

不排除少数人,但大部分人,在一些重大决策成本低的行为或没有太多思考时间的情景下,现代人更偏激于依赖群体行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对个人多的地方,然后突然趋弱望天,这时必然也会没人一味跟风趋弱,毕竟「趋弱」是一件重大决策成本较低的行为。

 

二、群体的特征

纪尧姆在其心理学著作《散兵游勇》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两个群体呈现来的最为引人瞩目的特征如下: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构成了那个群体,不管她们的生活模式、职业、性格或者情商完全相同是否,她们变为了两个群体的事实让她们拥有了一种集体的思想,这使她们的体会、思想和行为,变得与她们孤立无援时的状况不尽完全相同。如果汇聚在一起的对个人不能形成两个群体,想法和体会就不会产生,或者不能变为己任。心理群体是一种用不同的元素组成的暂时的群体,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结合在一起,就像是组成两个鲜活生命的细胞,会呈现某些特征,它们同每两个单独的细胞所具有的特征都不尽完全相同。”

简言之,就是:群体偏激于去异存同。刚刚提到了群体的第两个特征:子代会在群体下被群体行为施压,从而违背对个人意愿。除了子代容易被群体绑架外,群体还有这样的特征:群体容易接受简单直接的结论。

群体即人的合集,当人作为两个独立的时候,ta通常能发挥其最高知识水平来解决眼前问题或作出最佳判断,但当现代人因为某种原因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这种知识水平带来的思考能力在多数情况下会不如子代。尤其当你没有太多重大决策依据时,更容易被群体的简单结论所诱导。

 

三、怎样利用群体心理

1. 拼多多的人海战术

拼多多一直深谙人海战术,在拉新激活转化交易的全链路上,乐此不疲地利用群体效应与关系链不断创收。

比如下图的领红包页面,设置了三个选项,对一般人来说,并不能很快感知到究竟哪个红包对自己利益最大。在用户摇摆不定并且没有足够多的选择依据时,通过告诉用户“那个红包最多人选”,反过来暗示“另外两个没什么人选”,那正常情况下用户

一定偏激于选择多数人的选择。

为什么两个发红包情景需要做这样的设计?

推测是常规的无需用户选择的发红包情景,点击领红包的人越来越少,而红包恰恰又是一种建立与用户联系的有效路径(用户领了之后不用就会产生一种亏损心理),因此为了提高红包的领取率,深谙用户心理的拼多多产品才做了这样的设计。

群体的规模及组织方式同时决定了资源的分配方式,资源的分配不一定是均匀的。电商平台经常会对一些商品让利,昭告用户来抢购。拼多多也不例外,在下图情景中重点突出了“抢”的概念,侧面凸出了商品的稀缺性。

多多初期一直被诟病商品质量差、物流体验差,这些足以把一些潜在用户拒之门外,毕竟质量对于用户的购买重大决策有极大的影响。“这包纸巾怎么比tb便宜那么多,会不会有问题”——用户一定会在看到价格时候产生这样的心理,建立起心理防御机制。

那个时候,引入你认识的人,即熟人关系链之后,你的防备心理就会一点点被削弱。通过pdd擅长的裂变(砍价、拼单、领红包),积累了一些早期用户,再由这些用户建立起更多的关系网络单位,渐渐辐射成两个越发庞大的群体————拼多多用户群体。

“xxx都在pdd上买,那应该没问题”那个时候,心理原来的防御机制就被群体建立的求同感破防了。基于熟人关系链后,逐渐扩大规模效应,转而开始让用户信赖无线下人际关系维系的陌生人关系链——拼友圈。

在领红包、商详、搜索、推送等情景间,不断强调大家都在看、大家都在买,反向暗示“你不买就亏了”引起用户焦虑而成交,慢慢积累了覆盖面越来越大的关系网络。

拼多多的例子告诉我们:群体还会让人降低防备心理,显然拼多多的人海策略效果不错,就在前不久,拼多多公布了2020财报,财报显示其活跃买家已超越阿里,拼多多董事长徐峥卸任,也算是功成身退。

 

2. 代表群体行为的累计重大决策结果

当一件商品或者服务,你无法在身边找到能为你推荐或者提供试用经验的人,那能支撑你产生购买重大决策的,可能就是在电商平台的商品列表里成了“1w+人已买”“月销9999+”,在淘票票上成了“xxx人想看”,这一些些由冰冷数字组成的前人的重大决策结果体现。

除了消费行为外,用户对于加入两个组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规模,组织规模在互联网平台上也是一种消费重大决策数值,豆瓣上圈子名类似的小组,关注数越多的小组越容易招募更多的组员。打游戏选择的战队也是,毕竟除了人数外,其他可提供的信息太少。

代表前人重大决策结果的数字,掷地有声,就是通过销量高低告诉你好坏、那个圈子的活跃度是高是低,这一些些销量、收藏数也验证了:

 

3. 群体意味着存在“排名

群体的对立面是「子代」,子代是唯一的,缺少比较的。当你把子代放到群体,就会产生排名。排名靠后,会给人带来焦虑。比如那个pdd的推送,闵行区已有xxx人抢到,你也别落后。

那个“落后”就恰到好处,抢到可能不算领先,但抢不到就是落后。通过反差制造焦虑,对于用户心理拿捏得死死的。

反之,排名靠前能够带来荣誉感。比如,王者荣耀里的排名除了段位外,还有精细到行政区粒度的某英雄排名,比如上海市闵行区第899大乔。这样的排名就会驱动力玩家花更多的时间争取到更靠前的名次。

 

4. 推荐算法

基于用户(user-based)的协同推荐是最常见的几种推荐算法之一。基本原理是,根据所有用户对物品或者信息的偏好,发现与当前用户口味和偏好相似的用户群,然后基于这些用户的历史偏好,为当前用户进行推荐。

假设用户A喜欢物品A、物品C,用户B喜欢物品B,用户C喜欢物品A、物品C和物品D。

从这些用户的历史偏好中,我们可以看出用户A和用户C的偏好是类似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用户C喜欢物品D,所以我们可以猜想用户A可能也喜欢物品D,因此可以把物品D推荐给用户A。

这种算法等于是自己判断用户是否属于两个群体,并认为群体内的人是相似的,相似的人的喜好会非常接近。比如网易云音乐的歌曲推荐,就是根据用户的喜好对人群归类,从而进行交叉推荐的。

 

5. 总结

群体心理的两个特征:

群体行为会对子代造成压力,并迫使子代作出违背自身意愿的事情; 群体更偏激于接受简单直接的结论; 子代在群体中的防御意识会变薄弱; 群体会带来资源稀缺性与竞争意识。

怎样利用群体心理设计产品或运营产品:

通过群体的行为结果引导用户重大决策; 利用资源的稀缺性加快用户重大决策; 建立群体排名制造的焦虑感和荣誉感; 加强熟人、陌生人的关系链,利用好友的行为推动重大决策。

四、结尾

美国人詹姆斯·瑟伯有一段十分传神的文字,来描述人的功利主义心理:

突然,两对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两对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对个人,两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

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那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两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两个男孩子说的。没没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没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

“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原文链接:https://zazhiba.com.cn/post/8694.html

=========================================

https://zazhiba.com.cn/ 为 “自由随风”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