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7 16
23年前,一名北大保安,轰动全国。
他叫张俊成。1976年出生于长治市襄垣县下良镇土泉村,因家境贫寒,初中辍学,19岁成为了北京大学西门的保安。
他努力做好一名保安,又不仅仅只想当保安。
完成工作之余,张俊成花费3年苦学法律、英语,在1998年拿到北京大学法律系自考大专学历。
自他而起,北京大学保安队伍中,相继有500多人拿到大专,甚至研究生学历。久而久之,好学的北大保安群体,被当成了少林扫地僧一般的存在,演绎出一段段校园佳话。
读书是这个世上最公平的事,依靠勤奋、努力,他们穿过命运狭长的甬道,完成漂亮的反击。
但二十多年过去,张俊成渐渐从大众视野消失……他怎么样了?是追求梦想,还是走下了神坛?
近期,张俊成的故事,有了后续。他的结局,谁都没有想到。
1994年5月26日,18岁的山西小伙张俊成第一次来到首都,经过26天的保安上岗培训,在500多人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分配到北京大学西门工作。
大城市的高楼大厦,让他第一次知道“高耸入云”是什么。而15岁之前,他甚至连县城都没去过。
1976年,张俊成出生于一个距襄垣县城近20公里的山村,异常贫穷、闭塞。父母务农为生,大哥大姐没读过书,三哥过继给了别人,一家常年吃不饱饭。
每天清晨在山上采摘的小野梨,蒸熟后,便是一家人的早饭;亲戚来访带的几块鸡蛋糕则是最好的吃食。
鸡蛋糕发霉后,母亲将表层绿毛刮去,分给孩子们,又是一顿美餐。
家境困窘,张俊成的学费从未如期交过。1992年,他不得不放弃继续念高中,尽管初中时,他经常是班级前五名。
辍学后,他随父亲和哥哥在村旁山脚铁矿打工,操作雷管,用炸药炸石头。他要强,坚持用16岁的小身板,一次次扛起百斤重量。
干了一年多,被介绍去了汽配厂,他抢起活儿来干。有回老工人不愿意加班,他带人挽起袖子接下急活,领班感动得在车间给他们煮起了面条。
15岁去县城后,张俊成第一次看到高楼
家乡除了大山还是大山,张俊成渴望一条通向外面的路径。幼年,他感觉生活被庸常和苦难腌透,像麦田望不到头;工作后,他深觉凭自己的学历、阅历,没法转成汽配厂正式工。
彼时,中国迎来市场经济改革,他想抓住机会。
上世纪90年代,各大高校开始从农村引进劳动力,襄垣县劳动局要向北京输送50个人,表哥帮张俊成报了名。1994年5月,他来到北京,被拉至昌平某村进行保安培训。
这是一段部队式生活,练习正步、齐步、跑步,再是擒拿格斗,26天训练一直得起早贪黑,领导跟这些小伙讲,分配到哪里要看个人成绩。
中途,有长治同乡受不了强度,提前回家了。张俊成却乐了,“只要凭本事就不难,别人努力,我比他更努力!”
最终,他考核成绩位列第一,从500多人中脱颖而出,被分配到了北大。
1994年6月底,张俊成被安排到西门值守。北大西门处于学校主轴线起始点,是游览燕园的最佳入口。深感责任重大,他次次站得笔直,拦下无证想进北大的游客时,甚至可以敬礼十几次。
业务测试时,张俊成是唯一的满分。3个月过去,中队长破格让他当上了西门班的班长。
他对同事说,全国最好的学校是北大,有一流的大师和学子,应该也要有一流的保安,而西门班要成为北大保安里的一流水平。
他借鉴天安门的国旗护卫队,开创了交接岗仪式。起初是四个人敬礼、喊口号,后来每半小时的单岗接岗也得踢正步、统一节奏。
他们练了半月,再到西门实践,当天引来诸多师生和游客的驻足拍照,大家竖起大拇指,夸“北大连保安都不一样”。
张俊成在北大西门值守
张俊成干劲更大了,但这时,打击也突如其来。
他英语不好,初中试卷100分只能考7分,有天几个外国人没有证件想进门,他表达不清,只能连比带划将他们拦住。
这几个外国人走到马路对面,一起竖起大拇指,又将大拇指倒了过来。
奇耻大辱!张俊成的血顿时冲到脑门,来北大这么久,自己一直明明都是同事们眼里的楷模……委屈的他回到保安室,打起了电话,“妈,我要回家,我天生就是种地的命。”
电话中,妈妈反问,“你闯出名堂来了?”张俊成慢慢冷静了下来。
要知道,为了能来北京,他可是磨了母亲两年时间,还豪言壮志道,不闯出名堂就不回来。
当天上夜班时,他一直在琢磨自己该怎么办,想法最终汇成了一句话——“大不了学呗,别怕!”
第二天清晨,下了晚班,张俊成去早市淘了两本初中用的英语教材,开始学习。
他仅有乡里初中的基础,不懂时态、语法;工作繁忙,还只能在夜晚守岗时才有机会打开书本…… 困难相当大。
有人跟他讲,北大校门对任何人统一敞开。法律系自考,13门专业课全通过就能拿到大专毕业证。但这对刚开始学习的张俊成来说,过于遥不可及。
他觉得,考学是理想,但自己能先做的,是好好学英语,不被外国人笑话。
至少不要只会“您好、谢谢、再见、好的”三句半。
统筹工作、学习和生活很难,但人在北大,还愁学习么?
张俊成胆子大,敢做敢说。背完单词,就敢直接和外宾对话;晚班轮岗,也不管不顾、大声朗读。朗读声“吵”来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
北大英语系教授曹燕下班晚,有几次路过西门,都会因为这小伙的朗读声驻足,问学到几点,对方答半夜三点。
曹燕很感动,但还是打断了这个上进的小伙子,指出他把英语说得像德语,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学不好,还会学坏,“你要想改变现状,光靠自己学是不行的。”
张俊成在北大新生汇演上执勤
一个多月后,保安室接到了一个电话,“天天用‘德语’折磨我的小张,请来英语系。”
曹老师来帮忙了。她拿出两个听课证给张俊成,一个是GRE考前培训,一个是成人高考培训班,建议他可以针对性地选新概念英语等课程,不懂就问。面对老师的好意,张俊成第一反应却是想婉拒。
GRE培训班一学期3600元学费,成人高考是1800多元,他每月工资却只有214元,还得每月寄50元回家……
曹老师看出这个农村小伙的窘迫,宽慰“这是免费的”,并关照保卫处安排张俊成错班学习,还拿出照片给补习班老师介绍他的情况。
她对他说,“阿姨看你上进,你们在北大做了许多好事,我们都知道……别哭……”
张俊成曾用名,张君成
张俊成感动至极,离开家乡已有两三月,母亲都没有这么关心过自己。他牢牢记住老师的话“我不要你感动,要你行动”,开始在教学楼和西门之间奔跑。
上午7点上课,中午12点下课,他提前8、9分钟离开教学楼,跑到西门保安亭换衣服,站在岗亭值班,工作到15点,他又跑去上下午的课,17点再跑回西门。
晚上,6个人同住的宿舍晚22点熄灯,他独自偷偷蒙在被子里拿手电筒看书。后来,他申请到会议室再自习到23点。
渐渐地,张俊成定下了备战成人高考的目标。他找到队长,申请备考阶段连上夜班,周六日不休息,上24小时的班。那段时间,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张俊成在荷花池边学习
凌晨时分最难熬,为了不睡着,他看会书便起身活动,养成了抽烟醒觉的习惯。除去站岗时间,就拿着书本学习,发了工资就饿着肚子去买书。
经济紧巴巴、时间也紧巴巴,但他工作用心,遇到面熟的人就会敬礼,刻苦好学的一面也开始被其他师生看到。
有天,德语系博士生导师张玉书教授和夫人遛弯时,主动邀请了张俊成一起,后来教授摸准了他的下班时间,三天两头邀约散步一小时,从黑格尔讲到尼采、马克思,他越听越喜欢。
受益于这种哲学思想,1994年张俊成第一次报名参加了成人高考落榜,1995年再次报名又落榜,仍然心态积极,立刻改考了北大法律系自考。
东语系的章学诚教授帮助他联系了法律系老师,他被允许去教室里旁听。
1999年,章学诚教授夫妇
1995年10月,张俊成考上了北大法学院专科。他周中白天上课、晚22点到转天7点值夜班,周末值白天的班,平均每天睡三个小时,还不忘守着专业书籍啃字眼,理解一遍,再找老师讲解。
工作也不懈怠。西语系、东语系分别有位盲人教授。张俊成让同事们一定记得护送教授过马路、再送到办公室,把照顾老教授作为常态工作。
一天晚上,他从旱冰场执勤归来,发现有年轻人正在撬自行车,立即冲上前把小偷制伏送到保卫部,不但发现惯犯,还勾出了背后的犯罪团伙。
3年求学期间,张俊成带领的北大西门岗先是被校保安队评为先进班集体,还在1997年于全北京三万保安岗中脱颖而出,获得保安系统“十佳保安示范岗”。
1998年,22岁的张俊成终于拿到了北京大学法律专业自考专科毕业证。他的故事被写进校刊,照片被印到了北大地图册上,成了学校的一张名片。
张俊成的毕业证书与北大结业证
第二年6月,张俊成曾在池边学习过的湖,又开满了荷花,新婚半年的他,妻子已身怀六甲,张俊成婉拒了保安队的挽留,正式向北大告别。
北大,是一座没有围墙的校园,像极了《未名湖是个海洋》的歌词,“湖水泪水汗水血水在闪烁,告诉我这里没有游戏,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藏在水底。灵魂们都是一条鱼,也会从水面跃起……”
在这里,青草自由生长,湖水永远明亮,总有萤火虫在漆黑的夜里放把火,欢迎所有好学者在烛光下唱歌。这段闪亮的青春岁月,已经成了张俊成的精神食粮。
北大未名湖畔的猫
上个月末,“北大保安第一人”、消失在大众视野很久的张俊成,突然登上了微博热搜。
一档节目里,他拿出了一本北大百年纪念邮集册,爱惜地摩挲着封皮。
那是帮助他去法律系旁听的章学诚教授,在他辞行时赠送的礼物,20多年来他都没舍得拆。
主持人也给他带来了章教授的新礼物——一段寄语。
老教授一提张俊成就来精神,说自己顶多给了一些精神鼓励,是他用努力实践了、并将继续实践“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
听着师长的话,回忆起章教授夫妇盼着自己早生贵子、在自己辞行前赠送的花生大枣,张俊成不由自主地抹了眼泪。他一直觉得,教授夫妇对自己的好,堪比对亲生儿子。
借助镜头,他向章学诚教授和夫人含泪鞠躬,叩谢师恩。并承诺自己一定会坚守在教育岗位上,将在北大收到的爱与帮助,传递给更多人。
是的,27年前,他是西门保安。现在,他是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校长。
1999年7月3号,张俊成带了两大麻袋书回到家,8月就被当地一所中专的学生处录用。他一直有精进工作的习惯,发现学校的哲学课本相当简单后,便有了当教师给孩子们讲课的冲动。
学校组织评课委员会专门评审他的课。张俊成把哲学书概括为《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简洁易记、又有逻辑,教学水平被大伙一致认可。
从此,学校的哲学课、政治课和普法课都被他包揽。满课六节,他每天平均能排四节。
在他的带领下,一些叛逆的男孩开始把他当榜样。张俊成见有希望,就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把孩子们的成绩从垫底带到中上等。
私下,张俊成跟每个学生也处得很好,他爱读书,常跟学生以书信方式往来,月末学生生活费吃紧,也主动带他们下馆子。
一个个狂野的灵魂,被拽回课堂,像当年的他一样。
现在的张俊成
通过认真讲课,张俊成从任课老师做到班主任、政教处主任,再到副校长,但不变的是,心中始终怀着“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理念。
他渴望,更多农家学子的命运被知识改写。
2015年,他更是和4位朋友一起创办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并担任了校长。
这所民办职业学院位于山西长治市区北部的一个村子,僻静、宽敞。张俊成将墙体刷成迷彩色,让学生穿迷彩服,床上用品统一为军绿色,被子也得叠成豆腐块,一切都按军事化标准来。
他深知,贫穷的孩子走出去、改变命运,只能靠读书。
孩子们清晨6点上早课,他5点50分就等在了教室门口。他还特意设计了“校长秘书室”,能让犯错的孩子在这里抄写励志名言,或者直接跟着自己工作,帮忙处理问题,借此潜移默化地,爱上学习。
张俊成觉得,这是自己最得意的发明。
让他最为欣慰的是自己的得意门生。现在就职于这所职校的几个年轻老师,就和他颇有渊源。
有位男老师叫刘剑波,10年前,他正是在张俊成教导下完成了3年学业,考上大专,毕业后又回到张俊成的学校教计算机。
学校创办第一年,还是刘剑波招的生。
张俊成和刘剑波等学生情同父子,近期,这种父子情又有了延续。以前,刘剑波等学生亲切地称呼张俊成“爹”,现在,刘剑波的学生又管他叫“爹”。
张俊成在上课
不得不说,北大教授与张俊成、张俊成与他的学生,以及张俊成与学生的学生之间的师生情,都像极了《西游记》中菩提老祖教诲孙悟空的经历。
面对一个懵懂无知的顽童,先教做人、做事,再让他学真本事。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感化,传递的都是温暖与智慧。
张俊成的微信名为“天道酬勤”。
一个“勤”字,折射出了他性格中要强、刚硬,又善于拥抱变化的品质。
27年过去。农村小伙出身,他从北大保安,到职校教师、班主任、副校长,再到自己创办职校,名字前的称呼变了很多。
但他的发型始终没变。一头短发,前面尤其短,那是在北大站岗时开始留的头型。
和这份坚持一样,保安求学的励志故事也在北大得到了延续。
2007年,一名叫谭景伟的保安在北大演讲《论语》,用自己的感悟写出了20万字的《论语布衣解》。
同年,湖北广水山区高考落榜生甘相伟来到未名湖畔当保安,成功通过成人高考,于2008年进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在4年后以自身经历出版《站着上北大》一书,为他作序的是时任北大校长周其凤。
2011年,甘相伟被评为“中国教育2011年度十大影响人物”,现在,他在武汉传媒学院当辅导员。
截至2016年,北大保安队先后有500多人进行了考学深造,其中有12名研究生。
去年年底,北京大学有新来的保安小哥词汇量超过15000个引发广泛关注,甚至还有自学编程。
至今,北大校园里,那些如同少林扫地僧的保安传说还在延续。
而这些励志故事的起源,都是山西人张俊成在1994年突然下定决心自考北大的那一瞬。
但或许,张俊成本人会觉得更与自己切身相关的事实是,自2015年他创建职校来,1300多位中考失利的学子步入校园,找到了方向。
现阶段,每天他都为学生们的未来殚精竭虑,总想提供某种终生服务,用“养成系”的办法,把孩子们大专毕业后的路也修通。
那更像是一种“订单班”的模式。张俊成会提前与大城市里的企业联络,并按照单位用工需求进行招生和培养,涉及到科技、航天等多个领域。
进入订单班的学生无需支付学费,成绩合格,便可以根据之前签订的订单需求,直接进入企业工作。
对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稳妥的选择,成果也斐然。近几年,张俊成创建的职校为社会输送了数千名人才或大学生。但也会迎来新问题,难道学生毕业后,就一定得被运输到工厂吗?
张俊成还没来得及好好考虑这个,只是希望孩子们首先要想学。只要能学习,其他的事情就都好解决了。
“年轻小孩们是有未来的,只是需要这么一个引路人”,他经常鼓励学生们,无论起点有多低,知识改变命运,只要努力,就能选择自己的人生。
27年来,从受教再到教书、育人,在他心间萦绕的始终有这么一个画面。
还在北大时,有接近一年的时间,几乎每天,德语系的博士生导师张玉书教授都会约他,在夕阳时分,围绕未名湖散步。
每次,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
未名湖畔,金柳拂动,微风送来花香,又偶尔踩着金色的夕阳碎光,惹得人心痒痒。在这片静谧的美好中,张教授给张俊成讲起了尼采、叔本华。
山村孩子张俊成不太懂,等听到马克思,才明白了个大概,教授也不急,绕着波光粼粼的湖面,一遍遍给他讲辩证法的对立统一。
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在教授口中,一草一木总关情,湖面的柳叶也能有所悟。那是张俊成一天里最幸福的时刻,也成为他最纯粹的快乐回忆。
读书改变命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好好学习、天天进步,这便是最好的时光。
原文链接:https://zazhiba.com.cn/post/17091.html
=========================================
https://zazhiba.com.cn/ 为 “自由随风”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
百科资讯 2022-10-27
百科资讯 2022-10-26
百科资讯 2022-11-07
百科资讯 2022-10-22
自媒体运营 2022-11-19
百科资讯 2022-10-19
百科资讯 2022-12-02
百科资讯 2022-10-21
百科资讯 2022-10-26
百科资讯 2022-10-26
李靖国 2023年12月23日
小游客 2023年03月31日
访客 2023年02月06日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