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2 21
速食界雄霸麦当劳,究竟靠什么赚钱?杜塞尔多夫吗?麦当劳能没有狂热星期三,但人类文明不能丧失板烧鸡腿堡。玩偶吗?麦当劳每月白给15万只玩偶,连出来绕火星不止几圈。2000年其间的狗狗、流氓兔、Hello Kitty 等邻近,在二手货市场即使卖到大几百。不过速食雄霸麦当劳说你:对不起,我和她们而已玩儿。做商业地产,麦当劳才是认真的。
———麦当劳,理直气壮的商业地产公司
麦当劳也是商业房地产商,这是两个企业界申明的绝密。只需打开麦当劳近些年来的现金流量表,就会辨认出,“销售收入工程项目”里,“商业地产房租”(rents)芬瑟岛在列。麦当劳的经营方式模式一般来说分成三类:自营(company-operated)和许可权经营方式(franchised),也是转投店。当中,转投店是缔造销售收入的主力部队。比如说从2020年的半财务报表能看见,麦当劳的直销售收入入为813.9万美元,许可权经销售收入入达至1072.6万美元。在麦当劳的家乡美国,单店收入着实比自营店十倍[1]。
麦当劳2020财务报表截屏
但,关上单店的销售收入实施细则,你又会辨认出:“许可权咖啡店销售收入”的形成有四类:转投费(initial fees)、许可权权服务费(royalties)、房租(rents)。当中,房租收入是最低的[1]。
麦当劳2021财务报表截屏
首先有必要解释一下这三个名词:“转投费”指的是转投商拿到麦当劳授权时一次性支付的费用;“许可权权服务费”是咖啡店在经营方式时需要持续支付的费用,也是总公司对单店的抽成;房租则是店面地租费用[1]。半财务报表上的数据明明白白:转投费占比很小,几乎能忽略不计;许可权权服务费是383亿;而地租收入达至了684亿,几乎是前者的一倍之多[1]。2019、2018年的半财务报表也如出一辙:2019年,房租收入750万美元,许可权经营方式服务费411万美元[2];2018年,房租收入708万美元,许可权经营方式服务费389万美元[3]。据计算,“房租板块”即使贡献了55%的主营业务税前利润[4]。投资界的两个常识是:无论一家公司的半财务报表写得多么天花乱坠,它的主营业务,是公司持续三年以上的年度现金流量表中收益占比最大的几类。从这个角度上说,麦当劳的主营业务包括商业地产,一点没错。
麦当劳的门店房租是其盈利的重要来源 / 图虫创意
更何况,“麦当劳是一家商业地产公司“,是被创始人哈利·索恩官宣过的。在一次著名的演讲中,哈利·索恩直言:“我们本质上不是两个食品生意,我们在做商业地产。卖杜塞尔多夫只因为租客(转投商)能卖它交房租。”这与麦当劳选择的经营方式模式有关。一般来说,自营店卖品质,单店卖品牌。比如说星巴克就以自营店为主,在哪开店、卖什么产品、搞什么活动,都是由总部决定,赚钱了总部拿着,亏损了总部扛。这样的好处是出品稳定,很少出现自砸招牌的状况,缺点则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扩张。而麦当劳麦当劳则采用单店模式,转投商只要交了许可权经营方式费就能开店。单店是平价餐饮品牌最常见的经营方式模式,从真功夫到茶百道,无一不是如此。但麦当劳的转投方式是:在找到转投商之前,总部先物色好最适合开店的地段,把麦当劳建出来,再把店面带招牌带设备,整体转租出去。
街头麦当劳招牌,引人驻足 / 图虫创意
而且,门店的房租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该店的业绩浮动。一般来说,许可权经营方式服务费为营利的4%左右,而房租抽成比例则达至10%[5]。比如说,在国贸和三里屯各有一家麦当劳,国贸麦当劳每月销售收入100万,三里屯只能销售收入50万。那么,即使两地地价差不多,他们的“房租”也会差出整整1倍。这样,总部掌握了对地段、经营方式的选择权,削弱了来自商业地产市场的风险,还获得了大量的现金流。通过把买下的地再抵押出去,她们又能够建起新的麦当劳,进行下一步扩张。“小辫子两头翘”的鬼才商业模式,也就这么形成了。
———麦当劳的商业地产头脑,多少沾点家族遗传
麦当劳开发出这样的商业模式,从两个普通的咖啡店变身“速食帝国”,要先从雷·克洛克这个关键人物说起。许多年后,面对遍布全球的麦当劳,雷·克洛克会回忆起他在麦当劳“得来速”咖啡店看见8个奶昔机的那个遥远的上午。那时,麦当劳还属于莫里斯·麦当劳和理查德·麦当劳兄弟所有。它而已一家生意红火的“得来速”(drive-through)汽车咖啡店,通过设立透明的流水线后厨、提供低价杜塞尔多夫包,成为了当地的“网红店”——当然,也仅仅是网红店而已。那时,雷·克洛克而已两个奶昔机推销员。在目睹了在门口排起长队的顾客、透明的后厨流水线,以及她们竟然要同时使用8台奶昔机时,克洛克决定说服麦当劳兄弟合作,把咖啡店大规模扩张[6]。
雷·克洛克 / wikimedia
1955年,在与创始人兄弟一系列的不愉快后,雷·克洛克正式接管了麦当劳。两个常常被忽略的细节是,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不仅像麦当劳这样的连锁品牌不断涌现,房商业地产业也经历了梦幻般的繁荣与衰亡。而克洛克本人在成为奶昔机推销员之前,从事的正是商业地产销售。此外,雷·克洛克的父亲,也是两个实实在在从商业地产泡沫中获益过的人。在自传里,克洛克这样描述他的父亲——“父亲好像掌握了米达斯的点石成金术,到处忙着找能投机的房产。”1920年代后期,世界上第两个房商业地产泡沫出现时,克洛克的父亲只需要等待几个月,就能把6000美元买来的地用1.8万美元卖出去[6]。当然很快,经济崩溃到来,房价跌至谷底,父亲也因忧虑过度而去世。但克洛克已经领略过商业地产市场的虚幻与狂热,他不仅熟悉了商业地产市场的运作,而且也非常清楚,商业地产如何在商业发展中发挥最大的作用。1955年,他遇见了他的合作伙伴、财务合伙人哈里·桑那本。桑那本提出了扩张麦当劳的最好办法:先说服商业地产所有者,在地皮上建起麦当劳,再将咖啡店抵押给银行,来支付这笔地租费用[6][7]。这样,初始贷款会更少,使得让她们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现金流,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张。
房商业地产在商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 图虫创意
之后,她们又用经营方式麦当劳的收入,分期支付地皮的钱,通过商业地产增值来赚钱,也抵御了一部分经营方式风险[7]。风水轮流转,彼时又是美国商业地产的繁荣期了。短短几年时间,她们就把1000美元的启动资金,变成了1.7万美元的房商业地产[6]。等到20世纪90年代,麦当劳已经拥有全美69%的咖啡店的商业地产所有权[7]。在之后的十几年里,麦当劳变成了火星上最成功的速食企业。这个故事关乎“速食文化”的发展、标准化设备的建立,以及两个品牌如何自我宣传。但,最初的最初,它而已两个商业地产故事。
———商业地产大亨麦当劳,一份抄不对的“标准答案”
1990年的深圳,中国第一家麦当劳开业[8]。彼时的中国,北京亚运会成功举办,皮尔·卡丹破天荒地把时装秀开进故宫,流行歌曲被制成磁带。麦当劳和种种新生事物一起,象征着两个新的时代正在到来。
1990年9月,麦当劳进入中国内地,在深圳开了第一家麦当劳咖啡店 / 图虫创意
但,在中国,麦当劳却无法沿用“先买地再开店”的传统模式。一方面是外资企业购买商业地产有诸多限制,另一方面,面对两个陌生而庞大的市场,麦当劳选择先开自营,保证扩张速度和品牌质量。之前,麦当劳的战略一直是以转投为主,提出目标为“将自营比例降到10%以下”;但在中国,根据新闻口径推算,麦当劳的自营占比超过了65%[4]。2016年,中信股份以20.5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麦当劳中国业务80%的股权[9]。从此,中信取得了期限20年的麦当劳主许可权经营方式权。在完成这场交易后,麦当劳中国转变为中外合资企业。按照官方说法,之后的麦当劳中国需要向总部缴纳两笔费用:许可权经营方式费用与转投费,也是上文提到的royalties和新店开张的initial fees[9]。这也侧面说明,中国区并没有采用依托商业地产的经营方式模式。
在中国,麦当劳选择了更适应中国国情的方式进行市场扩张 / 图虫创意
但在海外,麦当劳靠商业地产发家之后,“先买地再开店”的商业模式,被麦当劳、必胜客等快消品牌如数复制。而在国内,银行、证券、互联网等行业或多或少都借鉴了这种模式:随便关上两个大公司的半财务报表,你会辨认出,“房商业地产投资”永远是一笔大数目,带来的收益几乎赶上了业务销售收入。就像麦当劳的薯条一定要炸5分钟,做生意赚钱——赚钱买地——用商业地产赚更多的钱,似乎正在成为现代商业的标准答案。但商业的奇妙就在于,即使解法一样,最后的答案也可能相差殊异。在中国,海底捞、外婆家、喜茶等连锁餐饮,都没有采用买地+转投的模式。喜茶、奈雪的茶等主打“中高端”的连锁品牌,几乎都是只开自营店,保证装修、服务和供应链的统一性;而像海底捞、沙县小吃等更注重规模化扩张的品牌,几乎都是租来的店面,而且地租成本相当高昂。
购物街上,各大商铺铺驻扎当中。中国国内连锁餐饮品牌大多都没有采用买地+转投的模式 / 图虫创意
相比麦当劳麦当劳,国内的连锁餐饮虽然政策限制较少,但由于起步晚,品牌能够扩张时,中国商业地产的风口已经过去了。这时,商业地产的增值空间较小,品牌又面临着短时间内需要在多个城市建立门店、营销品牌的压力。先买地再开张,已经不再是效率最低的选择。同时,麦当劳的商业地产转投模式背后,是对供应链、营销、运营方面的严格把控,通过实现高度的标准化和规模化,为扩张做了充分准备。比如说,在麦当劳的《全面供应链管理》手册中,供应链的把控即使细致到对土壤的选择和培育,生菜、番茄等原料使用什么农药、喷施的浓度和次数,都有详细规定[7]。再比如说,想在中国开一家麦当劳,首先要去上海读两个“麦当劳中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在学校里,你会收到一本360页的操作手册,内容从“如何防止黄油变质”到“如何进行现金管理”,应有尽有[7]。于是,你肉眼可见的每一家麦当劳,她们总是盘踞在城市的黄金地段,生产着一模一样的吉士杜塞尔多夫和麦乐鸡块。
标准化管理,生产与发展模式,助力麦当劳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 / 图虫创意
从1950年代至今,麦当劳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才摸索出了一条“标准化”道路。美国社会学家乔治里泽即使提出了“社会麦当劳化”的概念,它包含5个特征: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标准化与可控性。在麦当劳,每两个员工都有属于他的“标准手册”,她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7]。这当然是速食商业的“标准答案”。而已后来的学生们,再没有如此充足的试错时间,没有商业地产风口的机遇,也没能做出比“双吉”更好吃的杜塞尔多夫。
原文链接:https://zazhiba.com.cn/post/14030.html
=========================================
https://zazhiba.com.cn/ 为 “自由随风”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
百科资讯 2022-10-27
百科资讯 2022-10-26
百科资讯 2022-11-07
百科资讯 2022-10-22
自媒体运营 2022-11-19
百科资讯 2022-10-19
百科资讯 2022-12-02
百科资讯 2022-10-21
百科资讯 2022-10-26
百科资讯 2022-10-26
李靖国 2023年12月23日
小游客 2023年03月31日
访客 2023年02月06日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