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9 176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849篇原创文章:
开篇先自我复盘一下,2022年开篇的几篇文章,基调都比较严肃,基本上都是具有浓厚的专业分析色彩,激情不足,谨慎有余的文章。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2021年整体的压抑和大环境的转变所带来的惯性,很难轻巧自如地做到归零。
好与不好,其实除了大环境,还有你自己面对它的态度。
悲观者往往正确,但乐观者往往成功,所以这篇文章的内容,换一换风格,不念过往,不惧将来,从机遇和趋势方向上,对2022年进行一次认知探索。
当然,谈机遇和方向,离不开大环境的基础分析,离不开宏观趋势的背景研究,没有逻辑的盲目跟风,即使凭运气赚来的钱,获得的财富,也很难抓的住,留得稳。
所以,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广告和引导,也不会有什么财富六位数密码,不适合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群体阅读。赚快钱,一夜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行稳致远,才是主流。
文章目录如下:
1、2022年,中国经济环境有哪些宏观维度的关键词值得关注?
2、对于2022年机遇和方向,5个维度的分析和研判
3、写在最后:给普通群体和基础民众的几点中肯建议
内容硬核,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谈机遇,发展和方向,离不开大环境的分析和认知,一切脱离环境和实际去谈发展的做法,都是耍流氓,不是骗局,就是盲目,没有例外。
但是宏观分析,对于普通群体和基础民众来说,事实上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说大了吧,难免不接地气,无法产生关联和共鸣,就好像各种国家级别的会议和政策,每个字都认识,但是高深莫测,有距离感的表达,还真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看出点名堂来的。
说小了吧,又无法对现实的行动和所面对的决策进行有效指导,宏观层面的一切变化,到微观个体和终端市场,都有一个传递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很多变数,甚至有可能表现出完全相反的行情,这也是宏观经济学难以解决的一个现实困境,处于末端的个体和市场绝大多数情况下,对于这样的宏观维度的变化和传导,只有被动接受。
所以,对于普通老百姓,基础投资群体而言,看待宏观经济和大环境,最实用的策略,是关键词思维,只要抓住关键词,就能坚定信念,就能看清方向,更重要的是,才能建立在正确的路上,坚持前行和应对波动的信心和底气。
所以,要谈2022年的发展,就要抓住2022年的大环境关键词,删繁就简,直击要害,在这里梳理出来给大家:
第一个关键词:货币边际宽松
2022年,中国的货币环境趋于边际宽松,是一个明显的趋势方向,这是基于2021年过于收紧的货币政策对应了中国经济大环境明显的下行压力得出的判断,从货币层面来看,2022年在信贷和流动性维度的大方向,必然会得到转变。
有句话叫做水大鱼大,经济环境中货币总量增加,对应到个体和市场来说,2022年的经济预期,好于2021年。
第二个关键词:国家主导经济方向
其实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这个宏观基调就非常清晰了,而且进入2022年,这样的基调必然会得到延续,在国家主导经济方向的背景之下,监管力度,市场规则,资源资金的引导,必然会带有明显的“计划色彩”。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计划色彩”绝对不等同于粗暴落后的计划经济模式,而是基于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国家管控和干预的程度加大的全新模式,也正是因为带有“计划色彩”的举国体制,让中国在全球疫情依然肆虐,充满不确定性变数的经济环境中,保存了实力,实现率先脱坑,保障民生的同时也得到了难得的崛起契机。
效果好,作用好,这样的管控必然需要得到延续,这不是简单肤浅的“国进民退”的说法,而是面对不确定和国家层面的挑战和风险,国家出头,集中力量,全力应对。
困难的时候和国家站在一起,听从国家安排,这有啥好商量的?
第三个关键词:来自于中美关系变化的风险和挑战
中国2021年的几个经济关键词:新能源,高端制造,内循环,以我为主,共同富裕,科技突破……
大家回头看看,这些关键词的源头,是不是大多数都和美国对华政策和中美双边贸易经济关系所决定的?
很大程度上,中国经济环境中,契合国家需求的方向和领域,基本上都是中美博弈的结果。
这个逻辑非常关键,从理性和现实的角度来说,并不丢人,也没什么好难过的,当前这个世界,依然是美国主导,在美国制定的规则下运行的世界,中国要崛起,就不得不面对美国的各种为难,遏制,甚至黑手。
比如2021年的亚马逊账号问题风波,就是一种典型的双边贸易关系风险,当然,华为也是一样。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开始启动的RCEP协议,这是没有美国的贸易圈,绝对值得跟进观察,挖掘机会。
第四个关键词:疫情。
新冠病毒疫情是绕不开的宏观关键词,不管疫情如何发展,至少对于中国来说,是相对安心的环境,基于强有力的抗疫政策和管控,2022年中国经济环境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疫情反复,继续在全球肆虐,那么中国必然会成为全球资本和储蓄青睐和聚集的安全避难地,这并不是什么好事,维持这样的经济优势,中国国家对于抗疫的成本必然持续增加,安全换经济,抗疫换增长;
第二种是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那么中国就能凭借先发优势率先获得更好的经济恢复,这是最理想的结果,特别对于中国国内的消费和内循环来说,求之不得。
不管2022年的疫情如何发展,任何的机遇和方向,都不能脱离疫情发展的考量而独立存在。
太过复杂和专业的宏观分析没有多大的意义,抓住关键,化繁就简,四个关键词,基本上就能够勾勒出2022年中国经济大环境的轮廓,最后再结合国家对2022年国内经济的规划和思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波澜不惊,稳健过渡,戒骄戒躁,求稳求安全,有这样的基础宏观理解,足够了。
2022年,不是一个可以冒进,冒险,无脑冲刺,野蛮成长,一夜暴富的环境。
经历了2021年,说到机遇和方向,很多人都有点“谈虎色变”的感觉。
其实,我个人认为,个体如何看待机遇和方向,绝对是判断一个国家或社会是否进入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之所以会存在恐惧,不安,甚至于退缩的心态,只能说明中国人被国家保护得太好,或者说中国这个国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经历和出现过重大的经济危机和金融风险,2021年绝大多数中国人感觉到的难,其实放到全球其他经济体来看,已经是有“凡尔赛”的味道了。
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出生于美国大萧条时期的著名投资家巴菲特,对于美国的经济就是坚定地看好;
第二个是2021年中国国内疫情出现反复,反而是疫情最先爆发的武汉,表现出了成熟和沉着。
万物有周期,好日子过惯了,经济高速增长的红利习以为常了,面对必然的周期转换,经济转型,也应该有必要的适应和接受态度,人生几十年,怎么可能年年是丰年?
经济社会的背景下,谈机遇和方向,主要就是谈收入方式,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收入方式主要有两种:劳动性收入和经营投资性收入,下面,就基于以上宏观关键词和心理按摩的表述,从5个维度,对2022年中国国内经济环境中的机遇和方向,进行探讨:
1、劳动性收入,直接关联的就是职业,行业,生意的选择,基于大环境背景,2022年,有清晰可见的机遇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体制或事业单位编制工作,旱涝保收,应对不确定性;
能够为中国这个国家被卡脖子的技术,科技领域实现突破的行业和产业;
契合共同富裕主旋律的行业和方向;
民生保障,和能够提高社会商业和经济运行效率的方向和行业;
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领域和方向;
对外贸易领域;
一切站在共同富裕,生育鼓励,资本节制,反垄断,信息安全对立面的行业和产业,必然在2022年进一步被遏制和针对。
当然,职业,行业,领域这个惯性很大,不同群体需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决策。个人发展和行业领域,受到时代和趋势的作用意义,不用多说,基于2021年中国内部经济结构和环境大变局的这个关键阶段,同样是个体能够主动调整转换的关键时期,现在不动,未来就是被动。
2、房地产:投资属性持续降低,资产属性衰减是必然,但是依然是中国个体和家庭最好的财富底仓。
数据说话,大家先看这么一张图:
最近5年依赖,中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每年涨幅在3%左右,4个一线城市的平均房价涨幅不足5%。
直观一笔账,在绝大多数城市买房,其实从2018年开始,按照每年5%的贷款利率来算,房价涨幅是无法覆盖持有成本的,甚至说保本都难做到,因为买房子不仅仅是利息,还有物业,折旧,装修等等的持有成本存在,除了极个别的城市,绝大多数城市买房,在过去5年,都是无效投资,甚至是亏损投资。
这可能会颠覆很多人对于房价的感受和理解,但是这就是事实,特别是因为2020年国家为了应对疫情释放货币流动性带来的那一波上涨势头,让很多人,包括主流舆论都陷入了虚假繁荣的假象之中,难以自拔,但是随着市场的持续,货币环境的变化,这样的假象到今天恐怕已经不攻自破了。
另外一个方面,是国家的政策态度和规则环境风险很大,房住不炒成为现实,住有所居正在路上,简单来说,冒头就打,不受控制的非理性上涨,行情炒作,以后在楼市恐怕要成为绝唱了。
站在2022年这个时间节点上,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房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再出现2013-2016年那样的暴涨——需求没有那么多了,政策也不允许了。
这就让房地产投资的前景,失去了想象空间。
但是,对于普通民众个体和家庭来说,面对存在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变化,最好的财富承载和抵御货币宽松趋势下必然的通胀工具,依然是房子。
不仅仅是在中国,就连经济出现严重危机风险的土耳其,都有这样的表现:
注意,这里说的是财富底仓,而不是增值资产,想要无脑买入,轻松躺赚,慢走不送,风险自担,人就是这样,有多贪,就要面对多大的风险,不值得同情。
总的来说,从盈利和增值的角度,房地产在2022年,最多只能建个底仓,当个防御,而没有什么进攻和暴击的想象力和可能,这说的够清楚了吧?
房地产事关中国经济的稳定和金融的安全,所以房价也没有什么下跌的空间,刚需的,该买就买吧,早一天买早一天安心。
3、金融市场,也就是中国的A股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
即使经历了2021年比较惨淡的行情表现,我对中国股市的态度没有改变,那就是有机会,有潜力,有未来的。
但是原则不变:没有经验,不懂学习,只看行情,赌性太强的人,要远离股市,这里不是拿来测试自己的人性,轻松就能实现安稳躺赚的天堂。
从金融本质的角度来看,就指数而言,中国股市的风险是比较小的,因为席卷全球的疫情危机中,世界各国的股市在泛滥货币的推动下基本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除了中国。
但是中国的经济环境拉长了看,必然需要货币宽松,对应的就是风险放大,这也是为什么2021年全球各个金融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反而中国的金融市场相对低迷的根本原因。
因为中国的金融市场本质上不是核心资产,而是经济调控的工具,是抽水池,中国国家政府,对于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市场,有绝对的掌控力和调控能力。
连索罗斯这个级别的资本玩家,面对中国金融市场都没有丝毫的胜算,说直白一点,能在中国金融市场里面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是国家允许的才行,玩弄行情,炒作概念,追涨杀跌这些套利手段,说真的,还不如直接把钱往水里扔来的痛快。
有金融市场经验的朋友,如果有共鸣,记得给我点个赞,这是不是良心本质的话?
世界股市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的时候,在中国国家经济管控之下,中国股市没有跟着涨,所以在世界股市暴跌的情况下,中国股市自然也不会大跌。
未来一年,中国股市风险比较小,哪怕欧美股市出现暴跌,中国股市的安全性也是相对比较高的。当然这也是相对的说法,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安全性看得见,那么对应的机会也就有了。
中国的金融市场有机会,但是不具有普适性和急功近利的特征。在全球金融大环境的风险没有完全明确以前,不要有什么大行情的期待。
2022年,是学习,布局,适应,尝试的好时间,但不一定是赚钱的好阶段。
4、汇率维度,没有主动权,风险极大。
汇率领域的投资和机会,一方面不具有普适性,至少看见这篇文章的人,应该超过99%都没有相关的投资或者资产关联,比如美元资产,美股持仓,境外存款,对外贸易往来等等。
汇率这个方向值得一说,汇率主要就是人民币美元汇率,而2022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转向信号非常强烈,在这种预期之下,汇率出现变动的概率就很大了。
最关键的主动权不在中国,而在于美国的美联储,谁知道美联储的加息能不能如期落地?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货币超发这东西对于国家和经济体来说是和毒品一个效果的,极致快感,难以戒除,遗祸无穷。对于资本主义货币机构的话,连个标点符号都信不得。
美元真加息,中国不变,那么人民币就会走弱;
美元真加息,中国宽松,人民币走弱
美元不加息,中国不变,汇率很难波动,持续稳定;
美元不加息,中国宽松,人民币走弱;
现在已经很明确的,是中国宽松最好的窗口期,就是美元加息之前的这段时间,这是一个战略对峙的过程,谁能确定美联储到底敢不敢真的加息?
鲍威尔毕竟不是格林斯潘,而拜登也不是罗斯福,美国这一次史无前例的通胀危机如何收场,现在谁也说不准。
汇率博弈,风险太大,要么飞要么坠落,太过极端,不建议普通个体和家庭轻易尝试。
5、中国国内实体经济投资领域,2022年,生存依然是主基调,谈发展尚且过早。
最后一个维度,说的是实体经济投资领域,2021年中国消费疲软,内需不足是不争的现实,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这样的现象是有惯性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忽视的房贷支出,压缩了中国个体和家庭的消费力。
无论是楼市还是股市,只有持续上行,稳健活跃的时候,才有消费力的市场,反而不会像很多人认为的,房价下跌才有消费。
2022年,中国国内经济稳字当头,首当其冲要稳的,其实是整体的房价,而不是消费,实体经济,这是因果清晰的一个管控逻辑。
所以2022年上半年,中国国家政策和金融的发力点和调控目标,必然是以稳住楼市房价为主,房价稳住了,市场情绪和预期就稳住了,才有实体经济,消费,商业活动的拉动和刺激可能。
不要听那些流氓无产极端思维还有经济学渣的废话文学,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自己的身家财富持续缩水跌跌不休,拿什么动力去进行消费?
看懂这个经济本质,那么理想的状态和走势,是上半年稳住经济基本面,也就是稳住房地产经济,下半年,还要在疫情充分能够被控制的情况,实体经济,商业活动,才可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增长。
所以,在这样的逻辑分析之下,2022年,对于实体经济的投资方向,其实有三个考量:
如果目标对象持续亏损,甚至需要通过增量投入来维持运转的,尽量远离;
如果目标对象收支稳定,低增长和保本的,那就要看是否具有疫情消散以后的增长空间,如果有,那就值得布局和参与,如果没有,有没有疫情都这样,那参与意义不大;
如果目标对象能够在2021年的经济环境中实现真实增长,而且有令人满意的盈利比例(税后净利润超过10%就算),那么不要犹豫,果断加入,当然,这样的目标对象不差钱。
5个维度,对2022年中国经济环境中的机遇和方向,进行研判。
投资也好,机遇也好,方向也好,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要想真正的实现追赶和把握,是需要很多提前准备的。
面对依然充满诸多不确定性的2022年,从求稳的角度,文章的最后,对于普通群体和基础民众,给出以下几个中肯建议:
1、在2022年,面对杠杆使用和有风险的一切经济动作,一定要提高谨慎,充分建立理性态度。
如果有负债,优先降低负债,在经济不确定的环境中,降负债就降风险。
另外,建议要有现金意识,一定要为可能出现的冲击和影响,留出足够的现金流。
稳住个人和家庭的基本面,保障一定安全周期内具备抵御风险和冲击的防御力,2022年,安全稳定优先。
2、在进行任何具有风险或是需要时间精力的尝试以前,配置基础保险。
基本保险就足够,经济上行阶段,可以考虑配置保险理财,但是经济存在不确定性的时候,基础保险的性价比和意义更大。
裸奔的人生,任何的风险都会被无限放大。
3、存钱很重要,特别是没有明确的投资方向和机遇的情况下。
只要一个国家有存款利率的存在,那么就有存钱这个行为的价值存在。
通胀稀释购买力不假,但是通胀有过程,需要时间,胡乱投资血本无归,存款会贬值但风险很低。
正确的姿势是:通胀明显的时候积极投资,将货币换成资产,而没有明显通胀的时候,储蓄动作才是最好的保障财富动作。
顺便说一句,关于通胀,其实在中国和美国这样的成熟,大体量的经济体中,国家都有对应的金融蓄水池进行调节的,真正发生恶性通胀的国家,都是经济单一的小国家。
所以,不要被通胀的市场杂音吓到,胡乱投资,毁灭财富,安心存钱,在中国还有利息对冲,急什么?谨记:财不入急门。
4、浮夸大道理没有,2022年,对于信息,认知,还有趋势把握处于相对劣势的终端的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最值得学习的,是“农民的智慧”。
什么是农民的智慧?
埋头苦干,温饱不愁,耐心深挖,要么提升产量,要么挖出金子。
只要自己所在的行业和领域生存无忧,那就用心耕耘;
如果自己所处的行业和领域被国家针对,和趋势相背,就好比经济作物遭遇市场下行,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果断止损,腾田重耕。
5、经济趋势转化,必然需要过程和时间,2021年的存量环境会延续是必然,而在存量环境中,真正的机会和风口是看不见的,都需要依靠自己去挖掘和把握,所以,切忌好高骛远,跟风套利,更应该投资的,是自己,让自己值钱,花钱让自己去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中国永远都适用的财富秘籍是“闷声发大财”。
以上,就是对2022年中国经济环境中机遇与风口的个人思考和分享观点。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原文链接:https://zazhiba.com.cn/post/11672.html
=========================================
https://zazhiba.com.cn/ 为 “自由随风”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
百科资讯 2022-10-27
百科资讯 2022-10-26
百科资讯 2022-11-07
百科资讯 2022-10-22
自媒体运营 2022-11-19
百科资讯 2022-10-19
百科资讯 2022-12-02
百科资讯 2022-10-21
百科资讯 2022-10-26
百科资讯 2022-10-26
李靖国 2023年12月23日
小游客 2023年03月31日
访客 2023年02月06日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